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学校教育中,熏染比督促更为重要。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阅读既是教师提升水平,涵养精神的最佳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挥教育更深远功能的重要手段。
今年寒假,我校继续组织开展了“同读一本书”教师读书活动。寒假前,各学科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精心选择推荐了各学科的经典书籍,有理论著作,有课程教学研究,有中外先贤传记,有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假期里,老师们结合自身实际,从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中选择了一至二本进行了阅读。
开学后,各学科教研组分别利用集体教研时间组织了读书交流分享活动,大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畅谈了书本中蕴含的教育哲理及学科知识,并撰写了读书心得。
各学科教研组进行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分享结束后,各教研组分别确定了本组参加学校交流分享的代表,并提交了读书心得。教研室聘请专家进行了科学严谨的评审,决定授予王子璇等15位教师学校“阅读之星”称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要保持不间断地读书和学习,才能始终站在知识发展的前沿。本次读书活动,是我校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推动学习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教师开展专业交流研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附:
“阅读之星”名单:
王子璇 冯 倩 张 敏 姚全刚 白玉萍
姚菊香 侯占峰 吴 楠 刘怡娴 刘燊焮
梁耀忠 张 超 李 鑫 李 靖 周 悦
部分优秀教师读后感选登:
读史家之绝唱,品文学之韵味
——《史记》读后感
语文组 王子璇
每当提起《史记》,我们总是会强调它在史学上的地位,是“二十四史之首”,那《史记》究竟具有怎样的魅力,让我们给予了它如此高的评价呢?针对这个问题,当代著名学者杨照老师提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亲近经典:一种是历史的方式,一种是文学的方式。那么,今天我就从这两个方面分别谈谈《史记》让我印象深刻的点。
一、历史方面
1.公平公正的历史观。
这一点在书中有多处体现。例如在《苏秦列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苏秦承担着反间计的罪名被杀死,天下人都嘲笑他,讳忌研习他的学说。但是司马迁却坚持列出他的经历,不让他只蒙受不好的名声。可以说,保持公正是史学家必备的素养。我们之所以如此推崇司马迁的《史记》,不仅仅是因为赞赏他对于原则的坚守,也来源于一部分同行的衬托。因为后世的很多史学家并没有很好地继承这种精神。他们往往在提到自己的开国君主的时候,被迫各色回护,夸胜讳败;夸敌国的人之前,恨不得多写几句“臣诚惶诚恐死罪死罪”。例如我们读《三国志》,很容易觉得曹魏西晋都厉害得很,但是结合着裴松之的注解,就会觉得东吴季汉另有动人之处。那样的确好坏分明,但是却十分脸谱化,这样的作品势必是无法与《史记》比肩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史学家极力掩盖了司马懿不光彩的经历,但是并没有取得太大成效。十六国后赵开国皇帝石勒非常喜爱听书,在了解了许多史学故事后,发表了这样一句评价:“朕若遇汉高祖,当北面事之……终不效曹孟德、司马仲达欺人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可见:对明白人而言,太史公这样不虚美不隐恶地写史,哪怕汉高祖有些细节挺无赖,但整体并不太影响他的英雄形象。反而不管晋朝怎么粉饰司马宣王,也没法让石勒佩服他不光彩的行径。
2.超越时代的天人观念。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亦欲以究天人之际……”,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对于项羽之死有这样的评价: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其实从《史记》中我们不难看出,司马迁是很欣赏项羽的,那为什么结尾的时候会给予他如此严厉的评价呢?因为司马迁认为项羽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天亡我”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如果我们把项羽和刘邦放在同一时间线上来比对的话,他们的出身就是“天”的部分,项羽是楚国之后,天之骄子;刘邦是一个沛县的无赖,小混混。但是两人的人生走向是不一样的,项羽是一路向下,刘邦是一路向上,最终在楚汉争霸时产生了交汇。所以,在司马迁看来,决定成败的不是“天命”而是“人为”。
这一点和公正的历史观也是有关系的。司马迁引导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要知道哪些是客观的、时代环境决定的,哪些是个人意志个人行为可以改变的,这样才能做到相对公平的评价。在古老的封建时代,人们对于强大的自然有着天然的崇拜,而司马迁却能够超越时代提醒我们去关注“人”的价值。相比起最终的成败与成就,他觉得一个人在抵抗命运、奋发向上的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更值得历史去铭记、去传承。
二、文学方面
1.选材。《史记》中写了很多不起眼的小细节。例如:《李斯列传》写到李斯年少时看到厕所里的老鼠,胆小怕事,见了狗就抱头鼠窜;但米仓里的老鼠不一样,吃的是上好粮食,也不怕人和狗。李斯感慨万千,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跟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于是他立下一生的志向:不要做厕所里的老鼠,而是要当一只米仓里的老鼠。当我们了解完李斯的一生,再回过头看这段文字,便不得不赞叹司马迁的洞察力。他看透了这种“老鼠哲学”的本质就是极端的利己主义。李斯凭着老鼠的敏锐,嗅到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趋势,凭着老鼠的阴险残忍,扫除了上升通道中的障碍,所以他能够功成名就、坐享荣华富贵。但老鼠不顾原则、机关算尽,使他成了权力的奴隶,最终也被权力反噬。文章开头那只老鼠,何尝不是李斯的映射呢?
2.用词。《史记》中的用词生动且准确。在《高祖本纪》中“沛公见郦生”这一情节中,作者先是用“倨”“洗足”两个动作写出了沛公的傲慢,用竖儒!这样的语言描写,体现了他的小人情态;又用“长揖不拜”写出了郦生的傲气,他不卑不亢地应对也体现了他杰出的才能;最后沛公“辍洗”“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又表现出作为领导者爱惜人才,能屈能伸的特点。寥寥数语,人物便跃然纸上。
总而言之,常念为经,常数为典。一部作品既能真实地反映时代精神,又能让我们产生现代的共鸣,这恐怕就是史记广为传颂的原因。
《物理学的进化》读书心得
物理组 侯占峰
初读《物理学的进化》是在学生时期,作为物理专业的学生,不读一下爱因斯坦的著作,实在是说不过去。但之前读这个书时,是将它作为科普书,而作为已经熟知近代物理学发展的理论物理研究生,在当时并没有读出多少特别之处。前不久,作为中学物理教师,重新阅读这本书,从“思维和观念在探索客观世界中所起的作用”这一脉络去理解,有了更多更深的体会。
首先,这本书不是Proceeding或Progress,而是Evolution. 看一本Proceeding,关注的主要是这个领域近期有哪些新的发现和创造,获取新的知识;读一部专门的Progress,关注的主要是这个领域在一段时间以来的总体形势和前沿与热点,做到心中有数;而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合写的这本《物理学的进化》,原文The Evolution of Physics,所谈的是整个物理学三百多年来的进化和演变,也能反映近代人类整体科学思想的进化和演变。而这物理学的演化,对我们来说重要的就不是新鲜的知识或发展的态势,而是提升观点拓宽眼界把握历史脉络的经验与教训。所以,在读这本《物理学的进化》时,要注意和记住它是Evolution,阅读的方法和视角要把握好。当然,每个人读书时的侧重点不同,各取所需,只要认真地读都会有收获。而对于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设定的读者,即虽然完全缺乏物理学和数学的实际知识,但是却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并对物理学和哲学的观念很感兴趣,则是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的。
其次,它不仅是科普书,也对物理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正是需要深刻体会科学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观念与思维的进化与演变过程吗?两位作者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提出了自己的观念:“科学家读自然之书必须由他自己来寻找答案,而不能像某些无耐性的读者在读侦探小说时所常做的那样,翻到书末先去看最后的结局。”这正是在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要指导学生重视每一个物理规律和结论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从初始条件用逻辑关系推理出不同的结论。学生也是一名侦探,他得找寻和解释(哪怕是部分的)各个事件之间的联系。即使是为了得到这个问题部分的解决,我们也必须搜集所有出现的条件,并且用创造性的想象力去理解和连贯它们。在中学物理课堂上,可能更多的是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以前知识的发现过程,而这种方法将会在学生的将来引导着他们有更多的新发现。
再次,要重视理论概括的重要性。有一部分中学物理教师中有一种观念,认为物理学科是实验更重要更基本的学科。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写过一部《物理学》了,可为什么物理学不是从亚里士多德算起,为什么希腊人不争这个优先权?连我们都有人说早在《墨经》里就有光学了嘛!但是,物理学从什么时候算起的?是从伽利略算起的!这已经是一个共识: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运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必须有一些感觉器官来探测周围的环境,探测的结果会在头脑中形成直觉。比如亚里士多德看到静止的物体不推它不会自己运动,墨子注意到了光的针孔成像,这都属于我们的直觉。但直觉往往靠不住,必须经过理性的思考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形成理论。物理学不是现象的记录和罗列,也不是一套规则或定律的汇编,而是一个严谨的思维和观念的逻辑体系。爱因斯坦一生中多次反复强调,没有理论依据的经验是不可信的,原因就在于此。经验只是一种直觉,重要的是基于直觉和经验的理性思维和观念。
最后,要善于打破我们头脑中的思维观念的惯性。从牛顿的三维空间和绝对时间到相对论统一的四维闵可夫斯基空间,从平直的闵可夫斯基空间到广义相对论弯曲的黎曼空间,再到量子力学的无限维希尔伯特空间,每一次演变都要经历观念的转换并克服巨大的惯性。爱因斯坦的名字在全世界妇孺皆知,就是因为相对论冲击和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观。在科学研究上如此,在教育教学中如此,而在学生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同样如此,我们的思维要保持宽松和灵活,不能头脑僵化不变!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观念。《物理学的进化》正是在阐述这种观念的演化。在重新阅读并理解了这些之后,期待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践行这样的理念,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从课堂的困境到变革
——读《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有感
音美信组 李靖
理想的课堂是学生通过自主、协同的学习,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然而现实并不完美,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断增加、厌学学生的比例不断攀升。面对种种问题,这本书帮助我寻找问题解决的思路和途径。
一、虚假学习与浅表学习
1.虚假学习
所谓虚假学习就是“假装学习”,实际上根本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学生采用各种“伪装”的方式来蒙蔽老师逃避学习。
2.浅表学习
浅表学习是一种以完成外在任务、避免惩罚为取向的学习行为,以机械记忆和反复操练为主,缺少深度思维加工,因此学习成果多以复制为主,难以迁移和深化。浅表学习的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指令行事,教师所讲的话都认认真真记录,但是对于有挑战性的问题,他们却不愿意去思考。
【启示】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努力发现虚假学习,尽可能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虚假学习的学生往往对学习的内容缺少兴趣,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跟不上教师教学的节奏,但是为了避免教师的惩罚,会采用“假装学习”的方式来逃避。在我的课堂上,不做基础练习性任务的学生就属于这一类。我需要找出他们,问清原因,给予相应帮助。
记忆、理解、应用,对于学习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这里并不是在教学中反对低层次教育目标的达成,而是要提倡在记忆理解达成的基础上,将目标定位于更高阶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学生问题解决、创新能力的发展上。
二、深度学习
真实的学习历程是缓慢而复杂的。学习是对未知世界探索的过程和从问题情景出发,去寻找答案的过程,是复杂的思维和互动过程。它是基于学习者自发、自主性的内在学习动机,便依靠对问题本身的内在兴趣维持的一种长期、全身心投入的持久学习力。
【启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从“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仅仅依靠考试、作业等外部动因是较难维持长久的学习动力。
深度学习发生的条件:
第一,想要深度学习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安心而适宜的学习环境,并通过高品质的学习设计以及协同合作的学习关系,从根本上提升学习品质。
第二,教师要呈现出“倾听”的身心状态和“柔软”身体姿态,改变僵化的课堂氛围,教师要真正理解学生,并具有人文关怀,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的“基础知识”并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启示】“亲其师、信其道”,我想这是上述两点所需要表达的含义。有关系才有其他(包括教育)。不仅仅在家庭教育中,在学校教育亦是如此。我们要为学生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不仅仅在外在的,更重要的是一种有序、友好、活泼、舒适的学习氛围,改变僵化的课堂气氛,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一同面对学习,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正如冯校长在大会上讲过的“教师不是要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让困难击垮学生,而是需要和学生一起打败困难”。
我想只有在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敢说“我不会”,才愿意表达“我不懂”,而学生不会不懂地方,恰恰是教育生发之处,是教师教育的契机。倾听就是一个绝佳的方法。通过倾听,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困难,了解学生兴趣,这也是深度学习的起点。
第三,用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培育学生高阶思维。根据确定的学习主题,设计出问题,并设计评价标准和脚手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遇到问题时再指导,再完善。要通过自主学习、协同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持续的探索。
【启示】开展深度学习,教学设计需要先行。要以真实复杂的问题(学生的兴趣点)来创设情境,设计出有效的、能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利用预习单、学习单、作业单,引导学生理顺问题解决的思路,不至于在复杂问题中“迷航”。同时这“三单”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调整学习进度。
此外,维持学习的持久性,还需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体验成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内在动因。
三、深度学习的高品质学习设计
在微观方面:第一,问题驱动:将内容转换为学生自主问题解决。第二,大概念整合:在学科系统中明确优先次序,第三,逆向设计,从目标概念到任务设计。
【启示】如何设计高品质的学习设计呢?在实践中,不妨尝试逆向设计。这也是我前两年关注过的一种教学设计方式。这种方法以结果为导向,从教师预想的目标开始,想要达到目标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从结果倒推的方式来设计教学,这样教学的指向性和目标性更强,效率更高。逆向设计的总体思路,是由结果向前推导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也就是根据课标要求(学业要求)——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以下是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
①学习结果依据的标准;②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③学生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④学生需要提高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⑤学生需要发展的计算思维。
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①如何判断学生已经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②学生的哪些表现能证明学生的掌握程度?
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如果学生要有效开展学习并获得预期结果,他们需要哪些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技能(过程、步骤、策略)?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知识和技能?
根据表现性目标,我们需要教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要完成这些目标,哪些材料和资源是最合适的?
用关注的力量浇灌心灵成长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心理健康组 周悦
作为一名中学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常常遇到因原生家庭造成心理困扰的学生,但我们不同于校外机构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我们来说还肩负着教育、引导的职责,《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使用的专业心理咨询理念、技术和流程很有启发性,对于开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突破原生家庭带来的锢桎
书中主角蛤蟆先生身患抑郁症,在好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心理咨询师苍鹭,在咨询中蛤蟆逐渐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低自尊模式的形成来源于家庭。父亲专制的教养方式让蛤蟆得不到想要的认可和关爱,逐渐形成了讨好、顺从的模样。
很多父母由于对孩子寄予厚望,往往很少予以肯定,而儿童需要关爱和鼓励以满足安全感和爱的需要,否则可能出现人格发展的停滞,陷入自我否定。实际咨询中,我们发现很多在专制型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学生都具有类似表现,出现情绪不良、不自信、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对权威恐惧等。书中苍鹭提到了人的三种自我状态,分别是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指行为和感受像个孩子,是由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父母自我状态是指表现得像自己的父母;成人自我状态则是用理性而非情绪化的方式行事,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用这三种状态分析学生问题,不难发现,一味迎合别人、忽视自己,哪怕不认为错在自己也要顺从、道歉等行为,就是“儿童自我状态”的表现,无法学习新的经验,而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人们会代入父母角色,“基本上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无法关注到自己真正的渴望,只有进入“成人自我状态”,才能不被脑海中父母的声音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将所有的知识、技能为己所用,开始基于事实进行思考和决策,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任,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长大成人。受限于中学生的心智发育成熟度,我们开展工作的重点则应放在帮助孩子走出“儿童自我状态”,避免进入“父母自我状态”,尝试洞察自己的内心,为自己做决定,向“成人自我状态”靠拢,消除原生家庭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充分相信每一个孩子的自愈能力
书中蛤蟆问苍鹭是否相信自己会好起来,苍鹭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们都能像这样一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这句话让我感受颇深。在跟一些学生家长交流中,我发现有的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消极面,觉得孩子无力承受风险,于是替孩子做主规避一切,这么做实际上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本质上是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
成长需要一次次蜕变,而蜕变意味着付出艰辛,甚至与痛苦并存,然只有通过考验,方能收获真知。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做的是引导蜕变的方向,在过程中给予鼓励和支持,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伸以援手,在脆弱的时候温暖关怀。作为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相信来访者内向疗愈的能力,耐心倾听,适当提问,用接纳和爱让来访者明白所有的情绪都是合理的,能客观分析情绪背后的原因,对原有事物产生合理的认知,从全新的角度审视过往的一切。
三、为自己的快乐做主
当蛤蟆责怪身边的人如何错待他、让他不快乐的时候,苍鹭告诉蛤蟆:“没有人能让你不快乐,是你自己选择了让自己不快乐。”蛤蟆并不理解,这一点和很多前来咨询的学生一样,认为是外界的事和人影响了自己的心情。然而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说明真正影响心情的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情绪的主动权是我们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之一。
比如同样是被老师叫去谈话,有的学生认为这是老师看重自己的表现,转而更加积极勤奋,有的则认为是老师不喜欢自己而黯然神伤,日渐消沉,借用苍鹭说的话,“一个人怎么能进入你的脑袋,强迫你产生任何情绪?那才是真的不可能。别人或许会影响或说服你,可最后,是你自己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想要何种心情,何种的状态,归根结底取决于自己。要帮助学生提升认知,有效利用好“情绪”这把双刃剑,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在人生幸福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事物的发展有其不可预测的走向,而内心的平稳与快乐完全可以自己掌控,掌握自主能力便是本书带给我的核心启示,愿我们成为孩子们的守护者,带领他们穿越障碍,向着内心期望的方向不断远航!